151amjs澳金沙门(中国)有限公司

您在这里: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谁能取代GDP政绩考核体系?

发布时间:2011-08-10

85,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2000年~2009年地区综合发展指数》(简称《指数》),首次披露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在此之前,一份关注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发展质量的报告——《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简称《报告》),也由中国科学院于729正式对外发布。

  与《报告》不同的是,《指数》是由中国统计学会发布,并公布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的,这使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更具可信度和权威性。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官方还是社会组织,都在试图寻找一种更为科学的评价方法,来纠正各地盲目追求高GDP的歪风。这些新的评价方法将改变中国以往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对提升各地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充满穷人的富裕”

  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常常将地区发展简单等同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从而造成诸多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改善不一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不协调和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等。一直以来,GDP数据成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这就导致这样的怪现象:地方公布的GDP总和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数据。以今年上半年各地经济数据为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半年GDP总和约22.7万亿元。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全国GDP204459亿元,地方GDP总和超过全国2万多亿元。

  GDP的概念来自1953年联合国发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及其附表”,GDP是这一体系的核心指标。在经过1968年和1993年两次修订后,SNA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最主流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但是,从GDP概念诞生的那一天起,对其似乎难以取代的尊崇地位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20世纪,举足轻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早就警告世人,应远离对GDP的迷信。他用“充满穷人的富裕”来形容GDP与人们实际生活水平的差异。

  面对地方对高GDP的盲目追求,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甚至建议:“由于统计科学性的不足和地方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应该取消地方政府GDP的统计。”

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

  《报告》和《指数》的陆续发布,或许将会改变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高GDP的现象。《报告》显示,全国各省(区、市)的GDP质量排序中,北京居第1位,同北京的GDP数量排名相比上升了12位;上海居第2位,同上海的GDP数量排名相比上升了6位。总体来说,4个直辖市GDP质量排序处于最好位置,西部省份GDP质量排序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

  《指数》也指出,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发展指数与人均GDP相关性看,综合发展指数弱化了GDP和其增长的影响。若将2009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发展指数排序结果,与按人均GDP的排序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综合发展指数与按人均GDP排序的差异较大,即人均GDP位于前列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发展状况不一定好。如内蒙古、河北、宁夏按人均GDP排序分别位于第71216位,而按综合发展指数排序则分别位于第182226位。如人均GDP排位靠后的省,如江西、湖南和四川,分别排在第252024位,而综合发展指数排在第131516位。

  在很多业内专家看来,这两种不同于GDP增速的排名,将会改变中国以往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让公众科学地认识GDP,既不盲目推崇高GDP,又不盲目抛弃GDP,这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用科学评价方法纠偏

  中国多年来一直以GDP作为衡量地方政绩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中国GDP多年跃升却不等于中国已跨入经济强国之列。

  早在2006年,经济学家厉以宁就提出,中国应当采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GDP核算方式,将发展中涉及的自然和社会成本都考虑进去。比如,应当扣除安全生产事故、突发事件和司法腐败带来的各项损失。

  记者了解到,《报告》的中国GDP质量指数采用了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管理质量五大子系统。《报告》通过数量维(发展度)、质量维(协调度)和时间维(持续度)三者本质叠加的最大化构成了GDP质量指数,并把各地区GDP的质量排序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量排序进行了分析比对。

  在测评方法上,《指数》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五个维度进行测量,每一维度都构成一个分指数,每个分指数又由若干个指标合成。其测评方法主要借鉴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测量方法,基本思路是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上、下限阈值来计算单个指标指数,指数一般分布在0~100之间,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合成综合发展指数。此种方法测算的指标不仅可横向比,还可纵向比,可以考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导向性、前瞻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公认性原则,具体包含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公众评价6个方面45项指标,涵盖经济、民生、社会、生态、科技、民意等领域。

  谁能取代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这个经济学界的老问题或许会因为这些科学评价体系的出现而找到答案。

 

返回列表

上一篇:发改委:抑制通胀难度加大
下一篇:痛定思痛 上海教师公寓失火案引发新思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