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圈首进国家规划
发布时间:2011-03-11
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京津冀的代表委员对此表示,这是国家发展规划中首次写进“打造首都经济圈”,标志着这已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应该加强协调合作,全力做好落实。
地方表态
北京:八个方面加强对区域辐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表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更加突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纲要草案提出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这对北京市是一个鼓舞、鞭策,也是一项光荣、艰巨的任务。北京市要摆正位置,提高服务、辐射的能力和协作能力,打造好“首都经济圈”。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工表示,北京市将以三个转变、八个辐射努力“打造首都经济圈”。北京作为“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城市,要抓住机遇,通过三个转变推动发展。一是从过去注重功能集聚特别是经济功能集聚向功能疏解和辐射转变;二是从过去更多强调外省市保障北京向主动为外省市提供服务转变;三是从过去强调服务首都自身向通过服务区域、服务全国来实现自身发展转变。北京市辐射和带动“首都经济圈”发展有很多资源优势。北京市可以在金融资本、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市场和流通、总部经济、人才和教育资源、信息、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等八个方面加强对区域的辐射。
河北: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刘学库说:“河北提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构想,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简称‘十四县一圈四区六基地’。”
“一圈”即“环首都经济圈”,“四区”即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六基地”指养老基地、医疗健康健身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宜居生活基地。“我们坚持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规模发展。目前在搞‘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总体发展规划,加快十四个县(市)发展,推进一批重点项目。”
“‘绿色’就是‘生态、环保’,要让首都周边绿起来。”刘学库代表说,在河北省的“十二五”规划中,首先会为首都创造绿色生态环境,拒绝有污染、高耗能企业,引进新兴产业。今年河北省将完成三件大事:一是科学规划“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目前河北省已经组织世界级的规划公司来共同谋划“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现在已经进入招标阶段,预计年底可以拿出正式规划;二是搞好基础设施,使环首都14个县(市)的交通、通讯等与首都相配套;三是大搞绿化,让首都周边绿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代表委员建议
重点加快“京津一体化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刘永瑞表示,应借鉴国际大都市经济圈的发展经验,重点加快“京津一体化”进程。
刘永瑞委员建议,“京津一体化”建设应加快城乡布局一体化进程,以京津为中心,将周边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以及山西的大同和内蒙古的呼和浩特、锡林浩特等城市纳入首都大都市经济圈战略规划之中,最大限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在环京津贫困地区规划建设北京通往周边城市的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抓好风火电开发建设,实现交通、电力等网络向资源区和资源点延伸;加快市场融合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京津及其周边的区位优势,搞好资源整合,强化市场融合,尽快构筑起新的战略腹地。
刘永瑞委员同时建议,“京津一体化”建设还应加快生态建设一体化进程,共同建设生态屏障,共同治理环境污染,共同开发利用水资源,共同做好生态环境后续保持工作,同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后续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保障等机制。
建“首都经济圈”先做好四项工作
张工代表表示,土地资源约束、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制约首都发展,“首都经济圈”要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前期可做好四个重点工作。一是在“十二五”前三年尽量加快区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1小时、半小时交通圈,建设好北京新机场等重大项目,对能源供应等超前安排,实现人流物流等互通互联;二是研究完善相关利益分配格局和空间规划布局,使各方面优势互补,增加产业内在联系;三是进一步强化在能源、农副产品供应等方面的稳定合作;四是加大在生态环境、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期待国家尽快出台具体规划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打造首都经济圈”涉及调整完善利益关系和生产力布局等重大问题,不能靠三地自己协调,国家应该建立权威的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目前三地已制定各自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区域协调发展也各自提出具体设想。在“打造首都经济圈”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后,国家应有相应规划来配套,加强权威性、约束性的指导。
张工代表表示,期待国家能尽快出台“首都经济圈”具体实施规划,指导“首都经济圈”早日建成。
⊙相关链接
河北沿海发展
有望进入国家战略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强调,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等区域发展,这意味着如果规划纲要草案获得通过,由秦皇岛、唐山、沧州组成的河北沿海地区将进入国家战略。在对纲要草案进行小组审议时,来自三个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响应,纷纷提出谋划思路。
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市长陈国鹰说,世界上经济总量的70%产生于沿海地区,70%的高新技术聚集于沿海,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以曹妃甸新区为例,规划面积相当于两个香港或三个新加坡那么大,七年来累计投资近3000亿元,再经过5年时间,曹妃甸的经济总量肯定会再造一个新唐山。
全国人大代表、秦皇岛市市长朱浩文说,“十二五”期间,将利用河北沿海发展进入国家战略的战略机遇打造秦皇岛服务品牌,特别是要以北戴河和北戴河新区的建设为突破口,打造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全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行区。
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政协副主席朱守琛说,曾经是“苦海沿边”的沧州,将正确认识自身明显的区域性优势,比如说拥有黄骅港的煤运能力,还有3个油田以及大量盐业资源,迅速撑起沿海隆起带。
按照河北报送的沿海发展规划目标,河北省将全力把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带、富民强省的支撑带、环渤海地区崛起的先行带。到2015年,沿海11个县(市、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由2200亿元增加到88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由270亿元增加到1100亿元;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5年再翻一番,为实现河北由沿海大省向沿海强省跨越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