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使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0-11-29
协调发展是强国必由之路
纵观世界大国,普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地广人多,各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基本国情。特别在改革开放之初,沿海率先发展,“东富西贫、南强北弱”的差异状态尤为突出。
专家们指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西部资源(600139)的供给弹性无法及时改善,难以满足东部沿海地区及西部自身经济日益扩张的需求;西部市场容量因人均收入低而扩大较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只有尽快开发落后地区,发达地区才能更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今天,大国能否成为强国,区域协调发展已是重要标志。
在我国,区域发展经历了由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转变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如今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对于这个过程中的利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如果不让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就不可能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就不可能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各类要素的集聚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往往也是区域差距扩大的时期。如果任由差距扩大,不仅不利于各类要素实现优化配置,更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长治久安。
发展中隐藏着诸多问题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就开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加快发展、出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一时间,沉寂的中西部爆发出火热的干劲。到“十一五”,“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已成中国经济三大引擎,西部有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三大重点经济区,中部有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东北有长吉图、沈阳经济区……东西呼应,南北互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认为,“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区域发展差距呈缩小之势。据统计,到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的增速一举超过东部。
然而,区域经济在火热发展中也隐藏着诸多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曾撰文认为,一是一些区域产业发展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二是沿海地区成为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地,但绝大部分流动人口难以转化为本地人口,他们所创造财富的剩余部分大多转化为当地收入,这进一步扩大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三是区域政策偏重经济发展的区域平衡,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品供给的区域平衡关注不够,使得公共服务水平的区际差距扩大。四是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也指出,目前我国区域间基于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生产要素流动与交易等方面的利益关系调整还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构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区域发展成十大任务之一
实现区域均衡发展,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长期努力才能完成。今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其中强调,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列为未来五年十大任务之一。
规划建议还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业内人士据此推断,“十二五”将是中国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为完善的五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将呈现出崭新的格局。
新格局会是什么样子?全国政协委员缪合林认为,“四大板块”格局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进一步突出。东部地区要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上下功夫,中部地区要在建设“三个基地、一项枢纽”上加力度,西部地区要在发挥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上有强度,东北地区要在老工业基地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上显成效。
西部大开发是“十二五”规划建议关注的重点,提出要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同时强调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专家们分析,今后,中央在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上还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在转移支付和投资安排上也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
对于建议中提出的“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早在今年6月,国务院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认为:“过去的主体功能可能是区域功能或者经济功能,主要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角度,现在主体功能有些可能不是经济功能,比如是生态功能,要保护而非开发。”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的牛凤瑞形象地比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就是给地方政府戴上绳索,不可以信马由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