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城轨建设前景喜人
发布时间:2010-09-21
未来3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前景
综合考虑城市化进程加快与计划生育国策下人口增长高峰期临近两方面因素,预计到204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较高度的城市化,城市人口逐渐趋于稳定。在此过程中,我国大城市应当同步加强轨道交通建设,最迟于2040年左右基本建成较为理想的轨道交通网。如能确认上述发展目标与建设方针,那么,未来3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必定十分可观,将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史谱写出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
以2007年年末市辖区非农业人口为基数,如果统一按照3%的平均增长率推算,经过32年,到2040年初,我国目前128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总人口,将增加1.58倍,由目前的19124.5万人,增加到49341.2万人。这意味着,未来大约将有5亿人,约占为那时我国总人口1/3的人,住进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从总体上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到那时,我国人口超400万的城市可能达到34个,容纳29400万人,按万人1公里匡算需要轨道交通29400公里。可能有39个城市人口进入200~400万区间,容纳11000万人,按万人0.8公里匡算需要轨道交通8800公里;其余55个目前人口50万以上城市的人口规模可能增长至130~200万人之间,容纳8900万人,按万人0.6公里匡算需要轨道交通5300公里。3类合计,未来30年间这些城市共有4万多公里轨道交通等待建设。
上述推测属于总体估计,其实各城市未来30年的人口增长率,不可能都相等。实际情况很可能是:有些城市未来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前更快一点儿,有些城市则相反,今后人口增长速度或许会慢下来。准确预计任何一个具体城市的未来人口增长率,都是一个大课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但依据大数定律,众多城市此多彼少的大量偏差,会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抵消,从总体看反倒有可能与实际相去不远。就整体而言,5亿人口住进上百座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很可能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趋势。100多个城市,4万多公里轨道交通建设,无疑是一项可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的伟大历史工程。完成此项惠民工程,市民将交通便利,节省出行时间,减少空气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扩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与此同时,还将激活大量潜在劳动力,创造高达10多万亿元人民币的价值,大幅度提升民间金融资产,切实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既富民又强国。
“十二五”规划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针
要用30年时间,在100多个城市,总计建成4万多公里的理想轨道交通体系,必须解放思想,科学规划,从“十二五”开始实施更加积极的建设方针,区分轻重缓急,紧张有序地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般地说,城市人口越多,对轨道交通的需求越迫切。依此为判据,比较轻重缓急,目前城区人口低于100万的城市,除像东莞等规划为邻近大城市的卫星城特殊情况外,“十二五”时期原则上可暂缓考虑。必须提上“十二五”规划日程的,主要是目前城区人口已达100万人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遵循这样的建设方针,按未来30年4万公里总里程计算, “十二五”时期即使不能按时间比例承担1/6,也应当争取分担其中1/8,即总数约5000公里、年均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建设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究竟能够加快到何种程度,恐怕主要不会受限于设计力量不足,而是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规划理念陈旧、建设方针保守及宏观调控偏严。设计力量不足,施工机械落后,可动用闲置外汇,在全球范围采购,博得各国商界与政要喝彩。
轨道交通建设属于百年大计,马虎不得,必须精心设计,高质量施工,才可避免隐患,不留遗憾。缺少项目储备,在一、二年之内,都无法加快工程建设。可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设计力量不足,恐怕二、三年后,也难加快建设。可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施工力量不足,则无论何时,都不可能加快工程建设。因而,要使“十二五”真正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峰期,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是将已经完成设计的储备项目,尽量提前到“十二五”头一、二年动工。二是尽快开展已列入规划的后续线路的设计工作,争取能够在“十二五”中后期再开工几个项目的同时,为“十三五”增加项目储备。三是认真分析本市今后30年的人口增长趋势,慎重论证有无进一步扩大轨道交通规划网络、积极引导城市各种功能区向一定方向扩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