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环保,是开启未来城市生活的三把“钥匙”
发布时间:2010-05-04
从高处俯瞰位于世博园浦西E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众多屋顶,有薄膜太阳能电池,有葱翠植被,有旋转的风车,有洁白的帐篷布……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的材质结构,今后很可能登上千万广厦的房顶。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中心地带,静静矗立着一幢四层高的小楼,外墙灰砖绿树交替,其貌不扬。这就是唯一代表上海参展的实物展示案例——“沪上生态家”。未来的秘密,就放在高高的低碳屋顶上。
巨大的太阳能光热设备,每小时提供3000瓦电,不仅能为整幢楼发电,还能与市区电网连通,一旦有富余能源,可上传电网;“追光百叶”,随太阳角度变化而改变角度,既能屋顶遮阳,又提高了室内采光度;一个涡轮式的风力发电装置,缩在房上一角,微风习习,也能发电。
伦敦案例馆零碳馆的屋顶,则戴上了22个五颜六色的三角形“风帽”。“风帽”随风灵活转动,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输入每个房间,并将室内空气排出。较普通通风系统,它的能耗降低了五分之四。在通风过程中,“风帽”还可利用太阳能和“江水源”系统除湿、降温。
隔墙有“能”
未来建筑的外墙不再是钢筋混凝土的天下,冷冰冰,硬邦邦。
从远处看,来自法国的阿尔萨斯案例馆,迎面一堵蔓草外墙,向游客绽开“绿色微笑”。不过,这栋建筑最神奇的不是“绿墙”,而是深含绿意的“水幕太阳能墙”。这面“未来墙”从外到内包括三层:外层为太阳能电板,中层密闭舱,后层是水幕。
冬天,阳光穿透太阳能电板,照进房间,阳光辐射加上光电板产生的热量,预热密闭舱内空气,给整个场馆披上一床生态“暖被”;夏天,密闭舱打开,散尽空气,外层太阳能板阻挡烈日的同时,加紧发电,驱动后层水幕加速流动,带走热量。同时,水幕太阳能系统还是一棵异形“向日葵“,跟着太阳转,充分吸收日光。
万科馆一身“土”色,七个“草垛”拔地而起,肩并肩矗立着,“草垛”的外墙是全天然麦秸秆压制的秸秆板。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活于秸秆中,由此制成的秸秆板能固化二氧化碳,优化环境;法国的罗阿案例馆,西侧墙面上有一套“植物墙系统”:植物与墙体之间有一定距离,中间设有空气净化过滤装置,整幢大楼依靠它来除湿和净化空气,暴雨时还能延缓雨水排放,酷暑中避免阳光直射。
与此同时,宁波滕头馆正在尝试一种创举——墙面上种水稻。在农村,往往是多盖一片房,少种一块地。如果能在建筑外立面上耕田种地,则可以大大增加耕地面积,缓解房屋挤占耕地的矛盾。
“百岁”砖瓦
走进“沪上生态家”,一砖一瓦并不特别,经专家讲解,才知其内暗藏玄机。墙砖、楼梯踏面,以及雨水回收景观池砌砖,是上海旧城改造时废弃的15万块老石库门砖回收再利用;建筑内部用砖不是用长江口淤积细沙生产的淤泥空心砖,而是以工厂废料“蒸压粉煤灰”为原料生产的再生砖;石膏板也是用工业废料制作的脱硫石膏板。
灰白黑三色交织,呈现江南水乡民宅特有古朴的宁波滕头馆,同样“师法自然”。整个馆体,东西南三面墙体由60余万块旧瓦片和古砖构筑而成,这些砖瓦的年龄全部大过百岁,均是从奉化、鄞州等宁波乡村收集而来,由宁波工匠手工砌筑。
环保建筑材料是世博园区许多场馆的“当家花旦”。
宛若冰壶的芬兰馆,里里外外的建筑材料是一种首次向世界展示的新型塑料胶合板。这种材料利用无法被继续使用的纸和塑料做原料,表面坚硬耐磨,内部水分含量低,而且不褪色;瑞士馆更是大胆启用大豆纤维替代水泥砖瓦,既能发电,又便于展出结束后天然降解。
吐故纳新
城市最佳实践区北端,有一座名叫“汉堡之家”的奇特建筑,能耗只有普通房子的十分之一,室内没有空调和暖气设备,却能够一年四季保持恒温——25℃。各种独具匠心的节能内设和周密严谨的设计方案,使它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被动房”。
所谓“被动屋”,其实是一整套技术标准,即用极少的能源维持整个建筑的恒温,以及建筑内部的电梯、计算机等必要设备的正常运转。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每个“被动屋”因地制宜,各有不同。坐落于上海世博园内的“汉堡之家”,利用一套精密的“被动屋”建筑软件,输入上海气候变化数据,确定了反常规的朝向设计——“坐南朝北”,以躲避上海盛夏漫长的高温天。同时,内部多处挑高设计,阻挡了一部分太阳光,在建筑的表面留下阴影,减少热量吸收的作用。
为了保证室内恒温,“汉堡之家”建筑外墙是密封的,依赖一套智能通风系统,自如呼吸。这套通风系统吸入室外新鲜空气的同时,将冷气拒之门外,并“呼出”屋内污浊气体;同时,强大的“回收”功能,还会跟踪屋内能量,抓住人体和室内电器等产生的余热不放,充分利用这部分能量。根据德方提供的数据,这套系统对热量的回收率至少达90%,对冷量的回收率最低有80%。
“沪上生态家”里则配有一个功率为1千瓦的燃料电池家庭能源中心,水电联供,“物尽其用”;卫生间里的“中水回收系统”,回收雨水、污水,冲洗厕所,节水环保;藏在墙壁角落的小圆洞,是一套天然的“中央吸尘系统”,打开盖子,接上吸管,就可以将垃圾、灰尘经过负压,吸到小区的终端回收站。
“活水”长流
几十年后的公园也大不一样:不仅能沁人心脾,也能帮自然环境“净化身心”。成都“活水”公园展示的就是人与自然两相宜的和谐景象。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原型坐落于成都锦江府河畔,主要由“人工湿地净化系统”、“模拟自然森林群落”等部分组成,展示了被污染的水借助自然力而非化学净化,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曾获“国际水岸最高奖”和“环境地域设计奖”。
原景重现于上海世博园的“活水”公园,微缩成一座极具现代田园风格的“街心花园”,不仅欢迎人们来此游园,也欢迎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污)水“到此一游”。池塘里满是芦苇、浮萍、紫萍、睡莲、茭白等植物,还有可吸附有机物的鹅卵石,形成了厌氧沉淀池、水流雕塑、植物塘床、龙门山植物群落、印象浮雕等多处集景色、净化过滤于一体的花园景点,污水流转其中,经厌氧处理、沉淀分解、接触氧气、吸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层层纯化,变成清水,还能养鱼。
三把“钥匙”
法国阿尔萨斯案例馆的水幕太阳墙、德国状如抽屉盒子的“汉堡之家”,沙特麦加的“帐篷城”,马德里神奇的“竹子屋”……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北部模拟街区,是整个世博园中独具特色的展示区域。这里模拟着未来城市生活、工作、休闲、交通等功能的综合街区,每栋小楼、每条街道、每个细节都是展品,灯光、自行车道、遮阳系统、花园都代表着一种未来可能的生活形态。
同时,在环境设计方面“未来街区”还带来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比如,利用原南市发电厂的江水冷却系统,建立区域性的江水源空调体系,可以显著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广泛地采用LED照明技术,不仅大幅减少能耗,而且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照明控制和梦幻般的灯光表演。
这里传来的街区“未来之声”遥远又清晰:多样化的文化空间和建筑形态“和而不同”地聚集在一起,建筑组群形成紧凑的形态格局,界定街区的开放空间和有效围合组群的院落空间有机结合,非机动化交通方式,公共空间主导、有效利用既有的建筑和设施……同时,街道和景观设施不仅为游客提供便利、舒适和愉悦的活动环境,也是可持续城市生活的创意设计“秀台”。
低碳、生态、环保,是开启未来城市生活的三把“钥匙”。